矿联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矿联网

[请登录] 会员注册
矿联网-资讯中心
首页  >  资讯中心-热点聚焦  >  曹妃甸港:“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机遇与战略思考

曹妃甸港:“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机遇与战略思考

2018-06-25 06:06:46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蒙冀铁路(包头-曹妃甸)即将开通,区域物流互联互通成为突破口,曹妃甸港将成为内蒙西北乃至蒙古国新的出海口,成为“一带”与“一路”的重要连接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能源、矿石等大宗能源原材料集疏港和我国沿海增速最快的港口,曹妃甸港必须深入研判和识别“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年底开通的蒙冀铁路带来的战略机遇,明确定位,进一步强化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窗口”作用,进一步提升曹妃甸港的优势地位。本文通过对曹妃甸港及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曹妃甸港股份或公司”)现状剖析,以及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带来机遇的探讨,结合公司发展战略,提出了战略实施的举措。
      “一带一路”为曹妃甸港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契机。曹妃甸港地处渤海湾中心位置,随着“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曹妃甸港作为贯通亚、澳、非、欧的区域物流节点及资源配置中心的优势地位将不断提升,辐射范围亦大为延展。随着蒙冀铁路的开通,曹妃甸港将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可构建东、中、西三条陆桥运输通道及一条海上运输通道。“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具备转化为实实在在经营成果的现实条件,这为曹妃甸港利用腹地优势拓展大宗商品运输及多式联运,打造成东北亚生产性物流枢纽港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曹妃甸港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北京的思路已明确:原则上不再发展一般制造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北京的区位特征看,河北尤其是曹妃甸将成为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天然最佳选择地,曹妃甸将迎来大量迁入企业。这些产业一方面能带动临港工业发展,另一方面其货运需求能够提振港口吞吐量。二是区域通关一体化,京津冀三地海关建立了统一的申报平台、统一的风险防控平台、统一的审单平台和统一的现场作业平台,粗略测算,区域通关一体化为企业节省通关时间14-21小时,从而大大提升货物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三是京津作为我国传统的人才、技术、资金密集地区,资源外溢优势突出,对曹妃甸港发展金融物流、贸易,尤其是曹妃甸港目前正在开展的矿石、煤炭、钢材等交易中心项目,打造价格指数,由集疏大港向贸易大港转变方面,将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
      目前,由于受铁路运输格局影响,曹妃甸港还处在初期建设运营阶段,该阶段特点是作为唐山各大钢铁企业专用码头,只是为唐山市各企业及山西等地煤炭运输服务,运输单调,品种单一,吞吐量增长受到极大限制。第二阶段(2016年—2020年),以蒙冀铁路开通为标志,曹妃甸港成为大西北乃至蒙古国新的出海口,是“一带”重要节点,腹地辐射及市场开发达到全覆盖,货物吞吐量在未来三年实现比2015年翻一番(即达6亿吨)。第三阶段是在大物流基础上,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借助北京、天津人才、信息、金融、管理等要素支撑,实现以港带动港贸、临港工业、港城发展,是曹妃甸港发展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窗口、“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举世瞩目的能源原材料枢纽大港。

      历经10年发展,曹妃甸港已基本实现第一阶段的原始积累,初具大港规模,腹地覆盖唐山全境并延伸至周边省市,对外影响力初步显现。但随着直接腹地货源空间渐趋饱和,如何挖掘新的增量空间,放眼更广阔的远程腹地,实现二次腾飞,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新课题。

      公司作为曹妃甸工业区唯一的一家综合性的港口企业和代表曹妃甸工业区政府经营港口资源的港口企业,是曹妃甸港区港口资源当仁不让的资源整合者和主导者,必须抢抓“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机遇,以蒙冀铁路即将开通为契机,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对公司未来发展重新进行战略思考,积极探讨公司战略实施的举措。

(一)依托蒙冀铁路等集疏港大动脉,创新业务模式,在“一带”上下功夫

      目前,曹妃甸港以公路为主要的集疏港模式,除煤炭以外,99%的货物依靠公路运输,集疏运瓶颈制约非常突出,港口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极大挑战。随着蒙冀、唐曹等铁路的陆续开通,这一状况将得到根本改观。2015年底,蒙冀铁路将开通,港内的华润铁路专办站将投入使用;2016年中旬,唐曹铁路将开通,2017年汉曹、水曹铁路有望建成通车。届时,曹妃甸将进入水铁联运时代,这也为开发以内蒙古为主的西北腹地创造了绝佳条件。

      以内蒙古为主的西北地区是曹妃甸港最直接、最现实的辐射腹地,以蒙冀铁路的开通为标志,具备了大规模互联互通的直接条件。据统计,目前内蒙古及山西、陕西、宁夏、新疆等西北腹地年下水煤炭量约3.5亿吨,钢材2000万吨,进口镍矿及有色矿约2000万吨,出口化肥约1000万吨, PVC、冷鲜货等其它货物数量也非常可观。此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与蒙古国、俄罗斯的贸易互通日益活跃,根据习近平主席出访蒙古国时与蒙古国达成的战略协议,蒙古国在中国沿海的出海口将增至8个,综合考虑区位、运距及自然条件,曹妃甸港的比较优势十分突出。蒙古国进出口货源以煤炭、铜精粉、萤石、畜牧产品等为主,年进口量不低于5000万吨。

      1、 设立内陆无水港,发展多式联运

        探讨在内蒙的乌兰察布、包头、乌海、二连浩特、甘其毛都、策克以及甘肃的惠农等物流大通道的交汇点和重点内陆口岸设立内陆无水港、办事处的可行性,在当地完成通关、报验、分装、配送、存储、运输、订舱等多项作业,实现内陆与港口间的货物直通运输。

      2、谋划水铁联运,开展钟摆式运输

        加大铁路跨局运输协调,加强各辖区铁路运输组织的无缝对接,疏通下水货物的同时,关注铁路回程货物的组织与运输,以钟摆式运输降低客户物流总成本。届时,诸多生产企业(包钢、酒钢、八一钢铁等)将成为重要客户,可将矿石、铝矾土等有色矿装箱到西北地区,掏空箱后装块煤、铝锭、镍铁等回港,下水至南方港口或出口,形成重去重回的物流格局。

      3、完善港内配套基础设施

        根据西北地区货源结构,完善港内配套基础设施。加快通用码头和集装箱铁路专办站建设进度,尽快具备件杂货和集装箱接卸能力;接卸煤炭方面重点解决如何接卸C64/C70等小列;利用曹妃甸港LNG释放的冷能,开展冷链物流,建设冷藏库,开展进口的海鲜产品及西北的牛羊肉下水业务。同时,尽快启动弘毅、西港、矿石等码头铁路线具体规划布置和建设。

      (二)加强南北对接与国际交流,在“一路”上做文章

        陆路层面的“一带”与海路层面的“一路”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两条轴线,曹妃甸港将成为“一带一路”的连接点。

      1、以盐田港与曹妃甸港的持久合作为契机,搭建更加广阔的业务对接平台

        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入股公司以来,两港以资金和人才交流为纽带,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下一步,双方将在集装箱、件杂货、煤炭、滚装汽车运输和金融物流等领域进行深入沟通与合作。以盐、曹两港合作模式为参照,曹妃甸港将进一步扩大在南北港口业务交流合作方面的成果,大力开拓华南及北部湾航运市场。

      2、 持续优化航线布局,加快港口国际化发展步伐

        航线是港口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曹妃甸港面向华东、华南地区的内贸航线以及韩国、东南亚、欧洲、北美、南美、非洲、中东国际航线货源日趋稳定,港口对外影响力持续提升。接下来公司将着力强化能源、原材料货物上下水的主港及环渤海中心港地位,尤其是40万吨散货船舶开通后,加大巴西矿石等中转业务。加强大客户战略合作,保持矿石、钢铁、集装箱等主力货种优势,以外贸钢材为突破口,增加班轮航线,加密班轮密度,大力优化集装箱航线布局,开辟更多的内外贸中转航线、直达干线,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

      (三)着力拓展和延伸物流供应链,加速推动综合贸易大港的升级进位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经济整合和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物流贸易,加快港口升级进位步伐,推动曹妃甸港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升级进位。

        1、在钢铁物资平台建设方面,利用港口业务资源外溢的优势,发挥好物流配套、大连集发、船货代、进出口保税公司等港口外辅企业的平台和杠杆作用,加快曹妃甸国际钢铁物流园区规划、包装、宣介和招商,大力开展保税仓储、金融监管、代理、运输、临港加工业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在矿石物资平台建设方面,以纳入国家首批具备40万吨船舶靠泊条件的矿石三期工程为依托,加快曹妃甸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曹妃甸港保税储运中心两大平台建设,通过矿石现货交割功能,实现矿山前移,打造曹妃甸国际矿石价格指数。此外,积极推进综合保税区B区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保税储运中心配套功能。

      (四)通过上市融资,实现公司内外部资源合理配置,助力曹妃甸港腾飞

        以股份制改制为契机,加大对与核心主业关联较低资产的清理,加快公司上市的步伐,实现公司内外部资源合理配置,一方面能促进公司进一步规范运作,改善资本结构,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解决公司发展急需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实现曹妃甸港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腾飞。



上一篇: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规模达30万亿元 2018-06-25 06:06:12

下一篇:

华南铁矿石交易分销中心合作论坛在湛江举行 2018-06-25 06: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