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至今,整个朋友圈都被雄安新区的信息刷着屏。
根据4月1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按照规划,雄安新区的范围包含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河北省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畅通,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雄安新区被认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道明了雄安新区的分量。
只是,相对于蜂拥而至的“炒房团”将雄安新区范围内的雄县、安新、容城楼市“炒热”不同,面对新区释放的利好,钢市却显得有些“过分平静”。4月5日~6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并无明显上涨。不过,雄安新区释放的钢铁需求还是十分大的,对钢铁业的利好也是长期的。
钢铁需求可观
花旗银行研究部分析师近期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建设雄安新区的规划若以10年计,每年将需要1200万吨~1400万吨钢材,10年总计需要1.2亿吨~1.4亿吨钢材。其中,2500万吨~3000万吨用于住宅基础设施,3500万吨~4000万吨用于非住宅用房,3500万吨~4000万吨用于交通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2500万吨~3000万吨用于其他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钢材表观消费整体呈现“减量化”发展。据统计,2016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7.10亿吨。如果按照花旗银行研究部的预测,那么,雄安新区带来的钢铁需求将会占到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的1.7%~2.0%,这是不小的市场份额,有助于改善中国钢铁行业的需求环境,进而加快钢铁行业复苏的步伐。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重点任务,首先就是要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那么,建设雄安新区所需的建筑钢材在品质、质量、特殊性能等方面一定会有特殊要求。而且,钢结构住宅等有可能在此推广起来。
钢企需要关注资金面
笔者看来,雄安新区建设初期对钢铁需求的释放很难大规模“开闸放水”,也就是说,每年千万吨的用钢量在短期内很难实现。
当前,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央企,普遍负债率过高,仅过去的2016年,地方政府就发债5万亿元。这导致央企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普遍不足。也正因如此,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虽然可以获得更多政策方面的支持,但是由于地方债务问题,银行方面对于举债搞建设的融资模式的风险控制将更加严格。
建设初期,雄安新区就加强规划、土地和房地产管控,实施新区“五项”冻结,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严肃查处房地产黑中介、炒房团、投机开发商活动,整顿房地产市场和中介机构,切实管住新区及周边地区的房价、地价。而且,建设雄安新区不等于再造一个“超级城市”,不会重走高投资、大项目拉动的城市开发模式,而是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当前世界经济处于美元加息周期、人民币贬值周期,中国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外流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为了应对热钱外流的影响,后期,人民币大概率会跟随美元的加息步伐。
所以,与建设浦东新区相比,在雄安新区前期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面有可能趋紧,钢铁需求自然很难如期释放。不过,我们还是来看看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重点任务之一———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特别是在建设阶段,笔者认为,雄安新区有可能成为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新的试验田。总之,钢铁企业在参与新区建设时,不妨对货币政策和资金面做深入了解,及早研究应对策略。
钢企可从大局寻机会
目前,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地落后的基础设施,还是有足够的提升空间。雄安新区与京津实现“零阻抗”的交通联系是新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这都对应着建设过程中海量的用钢需求。可以预见,钢铁材料主要将应用于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地下管廊建设、交通网络建设中。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雄安新区的定位是创新之都,建设雄安新区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铺底,以高端高新产业拉动,因此,钢铁企业,特别河北省的钢铁企业,应放宽眼界,从雄安新区建设的大局中寻找机会。
雄安新区成立,其影响不仅仅是新区这一区域,甚至也不限于整个京津冀地区。建设雄安新区,必然会对区域内原有的钢铁产能、生产企业等做出调整,进而使得整个产业格局迎来新的变革。在笔者看来,雄安新区建设对钢铁行业的影响还将来自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
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对环保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进而会影响到河北省的钢铁产业布局。其中,2020年前,保定、张家口、廊坊三地钢铁产能将全部退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后期,霸州、固安、永清等地的钢厂将悉数被清出,周边沧州等地的钢铁企业也会逐渐迁移或关闭。受此影响,河北钢铁产业布局将重新洗牌,或将集中迁徙到唐山沿海地区,进而实现河北钢铁产业沿海化发展。更为关键的是,随着相关钢铁企业迁徙,之前衍生而来的相关钢材加工产业也会因为原料供应地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
另外,雄安新区定位为智慧城市和创新之都,因此,在建设城市交通圈时,将更多以城际高铁为主。在钢材需求品种方面,低端品种的需求比例会较少,对于热卷、钢结构等产品的需求比例会增加。此外,雄安新区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钢铁企业的材料研究院、经济研究院等单位也可以提早布局,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的协同,增强企业实力。
总之,雄安新区的建设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不单是需求的变化,还有对行业更深层次的影响,进而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有助于整个行业迎来质变。也正因如此,建议企业更多地把有关雄安新区的信息聚焦到企业战略上来,结合企业自身的改革发展,通过去杠杆和调整产品结构来适应雄安新区建设的发展需求。
来源:中国冶金报